天气越来越冷,北方不少施工已经停止,用钢量下降,可钢价为什么逆势上涨?多位分析师认为,这和去产能有关。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下决心和力度推进国企改革,尹义省将取得的成果总结为四个方面。四是中共对国企的领导加强。

尹义省透露,目前已有82家央企和30个省级国资委建立党建考核机制,并已完成对央企巡视全覆盖。二是国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得到实施。出现一批类似国产大型客机C919、港珠澳大桥、北斗系统等突破的创新工程。截至11月底,央企累计减少法人户数7656户,达14.67%。尹义省表示,央企集团层面公司制改制方案已批复完毕,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得到完善
中国国企改革重点难点问题取得突破,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公司制改制方案全部批复,中国国企改革政策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四是中共对国企的领导加强。抓住信息技术变革风口,将创新思维引入各行各业,过去的产业逻辑正在被颠覆。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山说,只有让实体经济有干劲儿,有价值,才能有效推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周期。更加共享、开放、更注重普惠我国实体经济领域进行着一场生产关系的颠覆性变革。尝试工业互联网,起初为解决库存,后来发现它颠覆了规模生产的传统逻辑。还要创造更适宜、更宽容的制度环境,铺设快车道,加速创新在各领域融合推进。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从追求数量到注重品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理念实现蝶变。

产业提质增效和区域协调发展产生出巨大正向溢出效应,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增强了实现弯道超车的信心。通过互联网平台分享生产线空档期,实现企业闲置资源利用,共享工厂模式正在各地兴起。由消费者决定订单量,企业不再把资金压在某个环节,从规模生产到个性化满足工业制造呈现出柔性化、定制化、精准化特征。回顾2017,新技术、新模式、新应用不断涌现,产业结构更加轻盈与智慧。
没有一味增加产能,却让供需有效衔接。工信部调查显示,五年来,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超30%,运营成本约降20%。研发生产高附加值的智能电饭煲,这家年产能超3000万台的企业,销售额大幅提升。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研发投入强度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质量是底气,是生命力。前三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达五年来最高水平。

面对挑战,要进一步降成本、优服务,推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汇聚到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大潮中。在家电低成本竞争中,美的用品质革命开辟了市场新空间。
聚焦机器人、物联网等优势产业,传统制造基地正旧貌换新颜工信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2.8%,区域工业经济改善明显,市场预期向好。从可下海底采冰的蓝鲸一号钻井平台到上九天揽月的天宫一号飞行器,再到商运速度不断刷新的复兴号高铁五年来,中国制造加快创新步伐,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为建设制造强国奠定基础和条件。效率变革,重构产业逻辑如果说质量折射理念之变,效率则旨在向科技要生产力。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说。北汽福田总经理巩月琼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抓住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我国正加快形成以质量品牌为标识的新优势。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筋骨,是在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我国重构竞争力的有力抓手。引入物联网等技术,工厂变制造商为平台,孵化出更丰富和高质量的产品。
企业获得感价值感增强。迈向2018,实体经济正朝着质量更好、效率更高、动力更强劲的方向阔步发展。
着眼于提升存量效率的共享制造打破了经济学中的供需悖论。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说,提早技术积累和产业布局,使我国不仅瞄准赛手,更着眼赛道,在一些领域整体领先。
夏装款式完工,秋冬装的订单还没上。需以改革为题,鼓励和释放更多的活力。点点鼠标,就能将用户的喜好与汽车生产精准对接,登录云端,一台电脑便可管理各个环节借力工业互联网,北汽福田实现商用车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精准化管理,生产效率提升约18%。也应看到,我国在核心芯片等高精尖领域仍存在差距,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有待夯实。
科技决定升级的段位,改革决定跨越的速度。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说。
与过去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相比,如今质量唱主角,市场供不应求,还把外溢的需求拉回来。浙江桐乡一家羊绒制品工厂负责人说。
如今,通过创新补齐质量短板,国货正努力成为精品的代名词和全球海淘热品。动力变革,抢占未来话语权要实现制造强国,不仅要学习先进技术,更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用创新实现动力变革,抢占未来话语权。
辛国斌说,工信部将充分利用《中国制造2025》专项资金、技术改造专项等支持制造业效率提升,强化科技和经济的融合,推动提质增效。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与实体经济融合,不断提升生产效率,重构产业逻辑三是注重诚信建设,树立法治意识,自觉担当起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切实承担好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把人才作为支撑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不断厚植工匠文化,不断提高专业技能。
二要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大胆推动质量管理模式创新、方法创新和理念创新。要始终坚持诚信经营,为提升企业形象,打造中国建造品牌贡献力量。
会上,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还发布了《关于推进工程建设行业迈进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倡议书》,倡议企业做好自觉依法履行工程安全质量主体责任等八方面工作。希望工程建设企业带好头、走在前、做表率:一要坚持采用高水平标准,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制修订,在海外市场积极宣传中国标准,推动中国建设走出去的同时,也大力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要用战略举措谋划和抓好质量工作,像爱护眼睛、爱护生命一样珍惜质量。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会长曹玉书在总结时希望,工程建设企业要将工程质量发展与大数据、人工智能、BIM技术应用等新兴科技紧密联系起来,将绿色建造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推动工程建设行业迈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